2.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其依据
(一)氧化物及其分类
(1). 金属氧化物: Na2O MgO Al2O3 Na2O2 Fe3O4
非金属氧化物: CO CO2 NO NO2 SO2 SO3 H2O H2O2
①定义
②举例
③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关系、酸酐的分析
⑤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关系
碱加热分解的情况分析
⑥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二)酸及其分类
(1)、 无氧酸: H2S HF HCl HBr HI HCN
含氧酸: H2CO3 HNO3 H3PO4 H2SO4 H2SO3 H2SiO3 HClO
(2)、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3) 强酸:HCl HBr HI H2SO4 HNO3 HClO4
弱酸:H2CO3 H2SO3 HClO CH3COOH H3PO4 H2S HF HCN
(4)、 可溶性酸
难溶性酸 (H2SiO3、H4SiO4)
(5)、 强氧化性酸:浓H2SO4 HNO3 HClO
非氧化性酸
补充:酸的定义和通性:(由H+表现出来的性质)
(1)使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变红
(2)与较活泼金属反应置氢
(3)酸碱中和反应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与部分盐反应(强酸制弱酸)
(三)碱及其分类
1、 一元碱 NaOH KOH NH3.H2O
二元碱 Ca(OH)2 Ba(OH)2
多元碱 Fe(OH)3
2、 强碱 NaOH KOH Ca(OH)2 Ba(OH)2
弱碱 NH3.H2O及难溶性碱
注: H+ + AlO2- + H2O ? Al(OH)3 ? Al3+ + 3OH-
(一元弱酸) 两性氢氧化物 (三元弱碱)
补充:碱的定义和通性(由OH-体现的性质)
(1)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酸碱中和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4)与部分盐反应(强碱制弱碱)
(四)盐的分类 (定义:金属阳离子或氨根离子与酸根离子)
(1)、依据阳离子的种类:钠盐、钾盐、铵盐等
(2)、依据酸根离子:盐酸盐(Cl-) 碳酸盐(CO32-) 硫酸盐(SO42-) 硝酸盐(NO3-)
(3)、依据酸碱中和程度 :
正盐
酸式盐 NaHCO3 NaHSO4 NaH2PO4 Na2HPO4
碱式盐 Cu2(OH)2CO3
(4)、依据酸碱的强弱
强酸强碱盐 Na2SO4
强酸弱碱盐 NH4Cl Al2(SO4)3 FeCl3 酸性
弱酸强碱盐 Na2CO3 CH3COONa 碱性
弱酸弱碱盐 CH3COONH4 中 相对强弱
(5)、依据酸碱种类
复盐: KAl(SO4)2
混盐: CaCl2.Ca(ClO)2
高一化学必修一(五)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
(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
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
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
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 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 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
反应中,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
4.分散系、胶体的性质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 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②胶体的特性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 ,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 ,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
Tag: 高中 高一 化学 高一化学知识点